n126026

聊几句“矿泉水”事件背后的一些东西 1、丹尼尔·卡尼曼写了一本书叫《思考快与慢》

聊几句“矿泉水”事件背后的一些东西

1、丹尼尔·卡尼曼写了一本书叫《思考快与慢》,书中主要就讲了一个事情:人在做决策的时候,往往是非理性的,感性成分占比很高,可能因为欣赏一个人,就无脑地支持他的企业。反之,亦然。宗老去世的时候,某山泉的老总成了背锅侠,被人戴上了“卖国贼”的帽子,大量博主带节奏纷纷抵制他家的水,甚至有人故意买他家的水回来冲厕所,还说一句:某山泉只配冲厕所,转头就把某哈哈成箱的往家扛,说这是“爱国水”。结果,这把宗老私生子争遗产事件曝光后,同样还是那批人,他们又把用在某山泉的“待遇”用在了哈哈水上,当年射出去的子弹,两年后又命中了自己的眉心。不过可悲的是,他们并无任何歉意,眼中有的只是“带节奏”和“流量”。所以想说一点,今天宗老因为私生子争遗产这事被网友戏称“塌坟”了,企业名声肯定受到影响,不过咱们还是要冷静一点,尽可能把“人”和“企业”分开来看。它做的是快消产品,也不是什么汽车啥的,万一来个内部纷争后面企业倒闭售后都没了,那可能要慎重考虑下。但,哈哈集团并不是,如果你觉着它的饮料确实还不错,口感还可以,那你就继续买就行了,也没什么好担忧和顾及的。另外,它的产品主要受众是儿童,比如说我的孩子,她就很喜欢喝某哈哈、某歪歪,我不可能跟她说,娃子,你不能喝它的东西啊,因为它的创始人违背人伦道德,还涉嫌转移国有资产,我们要坚决抵制它,咱们喝别的吧。你想想,她能听得懂吗?说这个并不是给宗老洗白,咱也没收人家广告费,就是想劝大家冷静点,别因为一个人而毁了一座城,没啥必要。但也没必要可怜他,宗老去世之前通过“一妻一女一布鞋”向外界传递出来亲民、爱国、道德楷模、民族企业家的形象,获得了无上的美誉度,也为他个人带来了不少赞誉和光环,间接地为企业带来了很多隐形的助力。不然,咋会有人在他去世的时候狂买他家的水?是真的因为好喝么?既然享受了荣誉,也得接受破灭的时候带来的反噬。聊到这里就想说一点,企业家也不是什么完人,尤其是老一辈的企业家,总是想打造成“圣人”的想象,背后里却在干一些“道貌岸然”的事,但这些破事也不违法,就是道德上说不过去,其实老百姓们也能理解,毕竟谁到了他这么有钱有权的地步,能够抵得住诱惑?大部分人也都会觉着这就是个“桃色绯闻”,比如那个王某聪,天天换女朋友,也没人说他咋了,都是看个热闹,风一吹也就过了。但怕就怕在你背后干了,台前还演戏标榜自己清清白白,一副圣人君子的样子,那雪崩的时候只能说活该。现在的年轻企业家就很聪明,要么就低调到别人都不知道你是谁;要么把自己的人设打造成“废柴”,啥啥都不行,还爱贪吃享乐。你看这多好,反正底线就在这里了,后面连塌房的空间都没有,你能说我一个中专生还学历造假吗?

2、咱们有时候不能以普通人的视角去看豪门的关系,普通人讲究亲情,但豪门讲究的是权力和利益,是那种你死我活的争夺。大家有没有思考过,长公主为啥要冒着让父亲身败名裂的风险,必须要跟自己“弟弟妹妹”们打赢这一仗?就因为那20亿美元的信托资金的争夺权么?是,但不全是。其实以“狠”著称的长公主很早就开始对他爹的布局不满了。当年老宗想让自己私生子回来就任关联公司的董事长,长公主强烈反对,最后只能悻悻离开;有时候她跟老爹意见不和,甚至可以通过节食的方式,逼着老宗改变主意。老宗去世后,长公主先斩皇亲,把持有反对意见的老臣们都开了。随后,再断财路,关闭了10多家分厂的生产线,而这些生产线的归属方就是杜某英,也就是三个私生子的老妈。长女要削藩,那小妈岂能束手就策?于是上了法庭起诉,也就出现了咱们现在看到的一幕,老宗的名声彻底塌陷了。咱们可以猜测下,长公主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这么“狠”会给老宗带来的声誉影响,作为普通人来说,可能会顾及留点情面,让老爹留个一世英名。但对于长公主来说,会不会她觉着这个“爹”,只是个称呼呢?双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。长公主从小就被送到国外,到了14岁的时候才回国,老爹又是日理万机,还有那么多私生子要养活,肯定也没啥时间搭理她,但长公主又是宗老唯一在外可以讲出来的继承人,只能把企业交给她,同时给其他的孩子留下了退路。想的是很好,就跟朱元璋去世的时候,以为安排的很妥当,让孙子朱允炆接帝位,几个儿子守边疆,保大明长盛不衰,结果次年四儿子朱棣就开始政变夺得了帝位。咱们站在长公主角度想想,自己亲妈忍辱负重多年,只有名声但没地位,看着老爹在外面不停给自己带“弟弟妹妹”,之前爹在可以忍,配合你演戏,做好演员的角色,布鞋、二等座的形象可能就是打造出来的。但,现在主角杀青了,那是不是要把失去的东西夺回来呢?至于亲情,跟爹都是“合作”关系,那些所谓的小妈、弟弟妹妹们就更没法说了,有的只是权力和资源的争夺。而且很明显可以看到,长公主并无多少顾虑,还有一种要把事情越搞越大的感觉,让更多人关注,这样她胜算更大。原因也很简单,这20亿美金不可能让它流失到海外给三个美国人。

3、这个事后面会怎么收尾呢?大概率就是政府介入,确保哈哈集团不要因为内部权力斗争,而导致企业陷入破产危机,甚至触及到国有资产损失。其实现在情况已经有点严重了,2025年以来,哈哈已经关闭了18条生产线,原因也很容易理解,并不是这些产线效益不行,而是因为被关工厂股东名单并不是长公主。表面上是产能优化,效益升级,实质上是控制权争夺战。内部小打小闹倒是无所谓,但如果这么搞,大家伙可以想想,最高层天天想着怎么争权利,搞关系,而最重要的业务决策机制陷入瘫痪,带来的影响有多大?饮料市场也不是什么巨头垄断行业,这些斗争势必会影响到哈哈集团上下游的产品流通,比如说该上的新品不上了,该补的货不补了,该有的回款不回了。如果供应商对你这公司都不信任了,觉着我跟你玩,万一哪一天你们自己家人打架伤害到了我,那我跟谁说理去?另外一点,哈哈集团的股权呈现国资“国资46%+职工25%+长公主29%”的结构,如果长公主被迫分割股权,那么将变成“国资+职工+四子女分权”的散沙局面,本来国资就没啥投票权,现在还面临着资产外流风险。那么,这场看似八卦无聊的家庭内斗争权,就没那么简单了,可能会演变为危及企业生死存亡的生死之战,就必须有更高维度的力量进行介入。后面的具体的结果不知道,但肯定可以确定的一点是,长公主会维持住哈哈集团的基本经营,毕竟那么多人上下游人的生存和就业,没那么简单说倒闭就倒闭。另外对于几个私生子想要的遗产,应该会有一个处理方案,但肯定不是现在的20亿美金,不过不管咋处理,应该不会再向公众透露具体的细节,该浇浇水了。因为对于一个做百姓饮料的产品公司,没必要有那么多的新闻,也不该有这么多的新闻。这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,大家伙可能也会忘记今天发生了什么,但有一点,今天这个事对哈哈集团的永久影响已经没办法消除了。就聊这么多吧。